王陳靜文慈善基金會

 

第七屆得獎作品

水彩--首獎


作品:朋友

作者:林之萱

創作理念:對鴿子的印象與朋友相處間的連結。



水彩--優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作品:無題

作者:廖琳

創作理念:有機性材料與氣溫的共作質變拓延繪畫定義的作品。



油畫--首獎


作品:美麗家園系列­-我家旁邊的灰犀牛

作者:林亞岑

創作理念:美國學者米歇爾.渥克(Michele Wucker)提出了灰犀牛這個概念,指能夠預見,形成速度較緩慢,但被漠視導致最終爆發的事件。氣候變遷、環境汙染、人口老化、政治問題,當灰犀牛靠近,若佇立原地會有什麼結果,許多危機一直存在,而你我也意識到此存在,卻不被重視,直到憾事發生,工業廢氣與污染影響我們就如同一個不定時的炸彈,重點已不是其是否存在,而是在不確定的有限時間下,如何增加危機意識,將傷害降到最低。就如這位學者其著作所下的一段論述危機就在眼前,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



畫--優選


作品:一種綠

作者:李承修

創作理念:事實上的它對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,所有的方式就像是只為了服務一種明確的、單一的、看似永恆的、進而顯露謙卑的狀態。



版畫--首獎



作品:隱匿

作者:林雪敬

創作理念:繡球花的花語有「希望」之意,願畫面中的刺蝟能於花叢中找尋到自己的容身之處。



版畫--優選



作品:繞 之二

作者:楊淯麟

創作理念:

       此作品為壓克力凹版。表現出創作時的身體動態,且以山林間的各種動植物及雲霧為元素,表達森林中各個物種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機。畫面以無彩度油墨及白色紙質作為媒材,除了使線條不受彩度干擾且更能提升線條表現力。

       凹版畫,是目前對於這件作品,表現線條最適切的版種。版畫的刻、複印的過程都是經過「勞動力」的程序,刻的時候感性的線條表現居多;印的時候理性程序居多。

       版上刻出的線條已直接地表現出「動作」,完全表現出自己的勞動過程,而複印是否必要?印了之後觸及翻轉、複製、工法上的勞動,會不會影響線條最直接的表現?還是會讓「勞動性」的觀感增加或抵消?


書法--首獎




作品:王灣次北固山下

作者:吳吉祥

創作理念:

書法,是世界上文字的藝術形式,其中「中國書法」,是中國以漢字為基礎的一種傳統的線條的藝術。從廣義講,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。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,以其書體筆法、結構和章法寫字,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。漢字書法為[漢族]所創的表現藝術,被譽為:無言的詩,無行的舞;無圖的畫,無聲的樂。孔子定書法為「[六藝]」之一,是古代君子必需具備的技能。由於古人把讀書、識字、寫字等量齊觀,書法就不再是純粹的技法,而且等同於學問修養。所以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看重書法,把它視為載道的工具、文章的衣冠,也是個人學養的外在表現。中國自有進仕制度以來,便特別注重士子的書法。

     而至漢代隸書的成熟,使漢字的結構發生很大變化,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力,東漢時人們學習書法蔚然成風,漢代的書藝以隸書為大宗。在書法史上形成獨具一格,並且形成各種流派,到了清朝金石風再度被重視,如趙之謙、吳昌碩、何紹基等等。而本人接觸過許多碑版與金石篆刻,故本作品以隸書為體,運用軟毫的特性與運筆速度的變化並參酌金農、石門頌、斜道刻石等等之趣味來表現,題目則以小篆書成,再以小行書落長款,期待能有不同面貌。



書法--優選


作品:蘇軾〈西江月・世事一場大夢〉

作者:王意淳

創作理念:

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,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?到了晚上,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,響徹迴廊裏,看看自己,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。

酒並非好酒,卻爲客少發愁,月亮雖明,卻總被雲遮住。在這中秋之夜,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?我只能拿起酒杯,悽然望著北方。


以特殊的形式詮釋作品,欲追求筆斷意連的效果及特殊的視覺效果。


彩墨--首獎


作品:沉月

作者:操昌紘

創作理念:我們總在過了很久很久以後,才發現忘了自己是誰,忘了那難能可貴的單純,反而諷刺的沈醉於雜亂的『大人世界』裡,沉於那好似環境所迫但其實不然的譏諷黑洞裡……….


彩墨--


作品:思

作者:翁瑋蓮

創作理念:以美與柔的聯合象徵「情」感。穿越古今,畫中畫元素來表達懷念及思念從前的人、事、物情景,把自然景物融入情感之中。人去樓空,景物全非而觸發思念幽深之情懷深得人心。


雕塑--首獎

        


作品:山³

作者:謝衡

創作理念:

山³,在木材質中尋找山存在的可能性,一個是從材質方向去切入,發現木紋經過切削後,會浮現自然的山水,二是從雕刻中去尋找裂痕產生的山水,三是在將其木雕刻痕拓印成平面山水畫,整個作品以山水為核心,討論雕塑與平面的辯證關係。   

    在古人畫山水時,會常常移動不同的視角,甚至走入山中取景,所以構成一張畫時,是以多角度的方式構圖,亦稱為曲繞透視,藉由此方法蒐集多種山水資料,試圖以散點的平面繪畫中整理成統一在木材質上的山水立體創作,在這之中也遇到了山水中常有的留白問題,這種虛的表現要在實體空間中呈現,選擇使用刀法的收放以及深度的搭配去挪配觀者的視覺焦點,用以呈現中國虛實交錯的呈現。平面作品是在雕刻這座山水木雕作品時發現,原本在處裡一個從平面山水整理成一座立體雕塑,那何不試試在完成後以拓印的方式回推為平面作品。中國山水的筆墨皴法是在仿造自然的崩裂狀態,而我是以雕刻刀在木材質上劈裂出皴法,那既然是劈裂的立體作品,凸起處就是山的實體稜線,藉由拓印就能取得留下來的痕跡與刀法,我便做了這個嘗試,且刀法的處理與深度的分配因為拓印關係形成了留白,也間接了應證拓印的手法。


雕塑--優選


作品:共

作者:金可讚

創作理念:

在一棟建築裡,柱子用它的力量和厚度保護了人們,它的重要性是棟建築中或不可缺的要素,固利用柱子來彰顯建築的本質,也利用它來探索人類和建築存在著什麼關聯。

大觀點來看,建築的存在可以影響環境、文化、城市景觀,但是我覺得以上都不是建造建築真正的用意。每一個建築都會有它的機制,無論是政府機制,家庭機制,學習機制,或是休閒機制,然而這些機制的共同點只有一個,就是它們都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。

因此我藉由柱子的造型去模擬包覆著在柱子內活動的人們,藉此表達人類建造建築來裝載人,人類不但能夠改變建築,同時建築建造的那瞬間也影響了人類,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,是共同存在的,有時候人會忘記建築對我們的重要性,或是低估了建築的影響力.